如何理解生物资产的定义?它在财务核算中有何特点?

追风

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理解生物资产的定义及其在财务核算中的特点,对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至关重要。

生物资产具备鲜明的特征。首先是自然增值性,这是生物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重要特性。生物资产在生长过程中,会通过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实现价值的增加,例如农作物的生长、牲畜的育肥等。其次是生长周期性,不同的生物资产有不同的生长周期,像林木类生物资产生长周期较长,而蔬菜等农作物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再者是生物转化性,生物资产能够在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等自然转化过程中发生质量或数量的变化。最后是未来经济利益不确定性,生物资产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自然灾害、疾病等可能导致其产量和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如何理解生物资产的定义?它在财务核算中有何特点? 第1张

在财务核算方面,生物资产有着独特的特点。从确认角度来看,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三个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在计量方面,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通常按照成本进行。对于外购的生物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自行栽培、营造、繁殖或养殖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其成本按照不同的方式确定。例如,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包括在收获前耗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后续计量时,生物资产通常采用成本模式,但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成本模式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对生物资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的折旧,应当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不同类型生物资产在财务核算上的差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表格:

生物资产类型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消耗性生物资产 按成本计量,包括必要支出 成本模式下,收获前按成本核算,收获时按成本结转 生产性生物资产 按成本计量,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的必要支出 成本模式下计提折旧;符合条件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公益性生物资产 按成本计量,包括达到预定公益目的前的必要支出 不计提折旧,按成本核算

准确理解生物资产的定义及其财务核算特点,有助于企业合理评估生物资产的价值,规范财务处理,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